引言 学校中的格式塔 格式塔与皮克斯 更多格式塔的联系 通过灯光讲故事1 通过灯光讲故事2 构图 结论与来源 |
介绍
我将在这里详细介绍我个人对格式塔理论的探索历程。这大约花了我十五年的时间才对这个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格式塔这个词在工作室里并不常听到。实际上,在灯光部门几乎从未听到过这个词。
遗憾的是,我没有太多关于格式塔理论的个人灯光案例。无论如何,这个理论更多地涉及构图。负责布局和布景装饰的艺术家肯定更了解。但我的工作非常依赖于镜头的框架。
而了解这些原则会非常有帮助。
学校中的格式塔(理论)
早在 2006 年,我在 Supinfocom有一位老师,名叫 Marc Bigeast,他对格式塔理论非常感兴趣。在我与他共度的两年学习时光中,他经常提到这个概念。他主要将其描述为一种关于形状的理论。
那时我并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我当时过于关注高光值,或者是否应该使用 Blinn 材质还是 Phong 材质。而且这理论看起来有些过时。作为学生,我们更多地关注位移贴图和区域光源。大多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这就是 Bigeast 先生将向我们展示的格式塔示例。
作为学生,这个例子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
说实话,我当时也在同时学习 Maya,面对大量需要处理的数据感到非常不知所措,以至于有点忘了我的主要目标:制作出色的画面。无论如何,毕业后我忘记了格式塔理论,继续我的职业生涯。
如果我能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我就会意识到这部皮克斯短片几乎在每一个镜头中都运用了格式塔理论。
维基百科使用“格式塔心理学”一词,可能是因为 20 世纪初提出的格式塔原则随后被精神分析学家采纳,并理论化为一种新的治疗形式(格式塔疗法)。
——这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一个更准确的术语总体上应该是“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与皮克斯
十三年后,我在为我的书做一些研究时,发现了 像素电影摄影课程。这是 1996 年 SIGGRAPH 会议上的一份笔记,Sharon Calahan 谈到了照明原则:“太棒了!让我们看看皮克斯在 1996 年对电影摄影有什么看法!”
我猜你已经知道这门课程的主要主题是什么了:格式塔理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皮克斯居然在讲格式塔理论。就像我学校里的老师讲的一样。太疯狂了。
这场 Siggraph 演讲是在短片《For the birds》之前四年进行的。很明显,所有这些概念在皮克斯被大量运用。
更多格式塔的信息
有趣的是,我最近才意识到 Craig Welsh 在 2014 年也在他的博客中提到了这门课程:
在采访中提到了 Calahan 女士对 1996 年 SIGGRAPH 会议“像素电影摄影”环节的贡献。该课程笔记现已在线提供,其内容在今天依然具有与 1996 年同样的重要性。
我决定阅读这门课程,看看会有什么收获。显然,所有技术部分现在都已经完全过时了。1996 年时,还没有全局光照(GI),所以大部分照明效果都必须伪造。因此,这些内容现在大多已经不相关了。
但 Calahan 女士描述的所有格式塔原理仍然有效。不过,有一点缺失:缺少电影、漫画或绘画中的例子来说明她的观点。我猜在演讲过程中有更多的图片,但遗憾的是 PDF 中可用的图片并不多。
所以在本章中,我将通读这门课程,列出格式塔原理,并添加一些电影示例,使其更加清晰。
2019 年 Siggraph 大会上 Dave Walvoord 的课程提到了许多明显源自格式塔的概念……但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该理论的名称。实际上,许多艺术家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通过灯光讲故事
Calahan 介绍
Sharon Calahan 的部分开场非常精彩:
虽然本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不仅仅适用于计算机上的照明,但其特殊需求始终被牢记在心。
——是的!CG 确实有一些特殊需求需要考虑。
它是这样的:
视觉叙事是一个广泛的主题,远远超出了灯光的范畴。大部分内容观众在意识层面上并不明显察觉,但它为故事和视觉体验增添了深度和丰富性。
没错!格式塔理论并不完全关于灯光。它主要涉及构图。
我的老师们总是告诉我:构图是一幅图像中最难的部分。其余的应该自然而然地流畅。在电影制作中,我们非常依赖摄影机:动画、灯光、布景装饰……我们完全依赖框架。
远见卓识的演讲
我非常喜欢 1996 年 Sharon Calahan 已经理解了这么多概念:
实拍灯光和计算机灯光的共通点主要在于思考过程。[…] 在这次关于合成电影灯光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实拍的概念同样适用。
这真是一场富有远见的演讲。我的意思是,在 PBR 出现之前就能理解所有这些联系,实在是太聪明了。然后还有这句非常美妙且意义深远的话:
应该牢记的是,灯光设计越早介入制作过程,就越能深度参与故事叙述。
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这正是我们在为 Playmobil 做粗略布局(RLO)灯光时所做的。而这也几乎就是皮克斯在《玩具总动员 4》中所做的。真是远远领先于她的时代!
[…] 理解每个镜头背后的故事点以及它如何与整体故事相关非常重要。灯光设计师仅仅照亮场景让观众看清发生了什么,或者让画面看起来漂亮,是不够的
——我同意这句话。不幸的是,在许多制作中,漂亮就足够了。
Sharon Calahan 也非常聪明,她将演讲重点放在了格式塔理论上。这些都是永恒的原则。她大概知道她的演讲在 30 年后依然有效。明智之举!
什么是格式塔?
这篇文章对格式塔原则解释得相当好。我宁愿不直接复制粘贴。请看一看!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一群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视觉感知理论,称为格式塔原则。“gestalt”一词在英语中没有完美的翻译。
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整体”、“模式”、“结构”、“构型”或“有组织的统一”。[…]
——他们从美学角度出发,研究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最终形成了格式塔理论。
这些法则解释了我们的感知倾向,描述了人类如何通过将相似元素归类、识别模式以及简化复杂图像来观察物体。
艺术家利用这些原理,通过强大而自然的“构图技巧”和最佳设计规范来吸引观众。
当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格式塔理论”时,主要会看到关于网页设计的文章。但实际上,这一理论完全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图像。
格式塔原则
我们现在将深入探讨格式塔理论。说实话,我几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整场讲座的内容,因为它本身就非常精彩。让我们开始吧!
良好照明的主要目标是引导观众的视线。镜头通常在屏幕上出现的时间很短,这意味着镜头的叙事效果往往取决于观众的目光能多快、多好地被引导到关键的故事元素上。
[…] 构图是一个用来统称一组相关视觉原则的术语。
[…] 它们不是必须遵循的规则,而是定义了一种结构,用以探索创意的可能性。
[…] 它还可以帮助挽救一个不够完美的构图。
有很多网站介绍格式塔原则。我们将尝试逐一描述它们。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解释。
他们很好地解释了格式塔原则。
这是说明这些原则的简单方法。
这里和那里有一些差异。
但总的来说,我们对我们正在处理的事情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
以下部分定义摘自本文。
确实,关于格式塔的网站大多讨论二维示例,如动态图形设计或标志设计。但我相信,电影摄影与格式塔理论之间的深入研究是可能的。
相似性原则
相似的物体会被视为同一组,这种技巧可以用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类似的对象将被计为同一组。 我们在这里感知水平线。 不是圆圈网格。
完美的相似性原则。小鸟们被视为一组。那只大的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被称为“通过形状强调”。这里还有一个垂直平衡(对称)。以及一个互补方案。
在《Piper》中有一个这个原理的绝佳例子。所有角色都是成年滨鹬,除了主角是个幼鸟。观众会将成年滨鹬视为一个整体群体,而非个体,因此会更多地关注主角。
在灯光方面,这个原则将是通过光影来分组。戴夫·沃尔沃德(再次!)描述了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将元素分组为光和影来赋予它们重要性。
在这个示例中,第二个图像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效果,小嗝嗝和阿丝翠德与他们所坐的一大片悬崖被归为一组处于光线中。
即使这里没有明确提到格式塔理论,但显然这就是主题。
[…] 在 Hiccup 身后的那棵非常大的树,很容易主导画面,但却被置于阴影中。阴影的摆放可以非常自由,观众通常不会察觉。
由画外物体产生的阴影,比如这个例子中的云彩,无论云彩是否真的存在于能投射阴影的正确位置,都很容易被合理化。
[…] 只要摄像机位置不同,观众很少会注意到一镜中的阴影在下一镜中消失。这给灯光设计师极大的自由,可以忽略整个场景中灯光的连续性。
简洁原则(Pragnanz 或良好形状)
我将这两条法则(简洁性和普拉格南茨法则)合并了,因为它们非常相似。
刺激会被组织成尽可能好的图形。[…] 当学习者面对视觉信息时,会无意识地努力将所感知的内容简化为观众能够理解的形式。
当我们看奥林匹克标志时,我们确实看到了五个圆圈。
一
二
三
四
还有五个
我们看不到这种形状。
也不是这个形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简化。
在灯光设计中,清晰简洁地呈现画面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希望观众猜测这是光还是影。Dave Walvoord 的论文中有一个完美的例子。
对于反派格里梅尔屏幕左侧的草,它是在光还是在阴影中是相当值得怀疑的。
我们更喜欢更明显的区分。现在那个区域显然处于阳光之下,而格林梅尔前面的区域显然处于阴影之中。
我在我工作过的任何工作室里从未听说过“格式塔”这个词。
龙灯喜欢保持光与影之间的清晰界限。[…] 现在故意利用阴影区域来框定 Grimmel 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镜头的前景区域往往处于阴影中。它引导观众的视线。
接近性原则
邻近法则指出,彼此靠近的物体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 大脑倾向于将彼此接近的物体归为一组。
大脑倾向于将彼此靠近的物体组合成一个更大的单元。
接近法则的完美例子。请注意这里的角度强调。
我们不把鱼群看成百条鱼,而看成一支箭。
在《飞屋环游记》(导演:Pete Docter)中也是如此。氦气球被视为一个整体。
连续性原则
延续是眼睛本能地沿着视觉场中某个方向进行追踪的动作。
我将使用 Olly Moss、Jleeisme 和 Matt Owen 的一些极简主义电影海报作为例子。它们看起来非常出色。在以下海报中,我们的视线从画面底部沿路径向上移动。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这个...
或这个。
但我们看不到这一点。
也不是这个。
除非我们在其中添加一些颜色。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和圆圈,但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箭头。
《七武士》中连续性法则的完美典范(导演黑泽明)。我们的眼睛跟随路径直到到达主角。
通往胜利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旋转路径。很好的互补方案和轮廓。
强调通过角度和连续性法则在这张图片中融合。
很棒的极简海报 只需几步就说明了这么多...
我会尝试找到更多电影例子来说明这一原理。
图形与背景原则
负空间或空白空间同样会被组织和分组。[…] 例如,两种不同的前景颜色让观众从同一幅插图中感知到不同的内容。
极简主义电影海报是格式塔原理的完美范例。因为它们需要用极少的元素来表达清晰的主题。没有多余的细节,直指本质。图与地相当于正空间和负空间。
您可以在 Internet 上找到 Figure Ground 的典型示例。
在这张两塔海报中大量使用了地图法则。
我就是喜欢这些极简主义的海报。
这里的双重法则图和地面和角度强调。
在这张肮脏的哈利海报中,少即是多。
另一个伟大的海报和剪影的大量使用。
我的老师不太喜欢黑、红、白的三色方案。我认为它在这里工作得很好。
谈谈负空间在这里。
闭合原则
即使被另一种图案打断,沿一个方向延续的图案或物体也会被视为连续的。[……]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填补空白并完成未完成的形式。
即使它们被打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动画电影是格式塔原则的绝佳范例。
三格式塔原则:相似性、接近性和闭合性。是的,我们正在看悉尼歌剧院。
动画电影是格式塔原理的完美范例。
统一与和谐原则
统一意味着设计中的元素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或排列;它们看起来仿佛属于同一整体,仿佛有某种超越偶然的视觉联系将它们聚集在一起。
[…] 构图中的元素看起来彼此关联,互相呼应,并在视觉上达成一致。
共同命运原则
人类会将以相同速度和/或方向移动的视觉元素视为单一刺激的一部分。一个常见的例子是一群鸟。
短片《Changes》(导演:Daniel Martinez Lara)是格式塔理论的一个绝佳范例。它运用了各种格式塔原则:邻近性、相似性、共同命运、隔离性,甚至运动。
其他原则
有很多法则,全部描述起来会非常困难。我这里只再给你介绍几个:
共同区域或包围法则。如果元素共享一个有明确边界的区域,它们往往会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连接法则。所有图像对我们来说并不具有相同的意义,因为我们是基于自身经验来解读它们的含义。
同形对应法则。大脑试图通过寻找恒常性来解释世界。有趣的内容。
你熟悉 Lou Romano 的作品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概念艺术家,在大部分作品中都运用了格式塔原理。
小飞象的共同命运和相似性法则。
Dumbo 的相似性和邻近性法则。
阴影中的前景有助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帐篷,并赋予镜头深度。
小飞象的和谐与封闭法则。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格式塔原理,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两个最重要的应用:强调和平衡。
强调(焦点原理)
每个视觉呈现都需要一个焦点,称为兴趣中心或强调点。
一幅没有重点的图像就像墙纸,眼睛没有特定的地方可看,也没有尝试的回报。[…] 一个构图可能有多个焦点,但应有一个占主导地位。
对比强调
对比可以通过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亮度甚至运动来实现。当某个元素与其他元素有显著差异时,就会形成视觉焦点。[…] 在较大群体中,独特或少数的元素往往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本章中我们将看到更多关于对比的例子。
价值对比很容易被肉眼看到,这[...]说明了为什么照明是建立重点的主要工具[...]。
《机器人总动员》中的角色伊芙是通过形状、颜色和质感对比的绝佳例子,尤其是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她看起来与其他一切截然不同。
切线强调
切线,即两条边缘刚好接触的地方,可以通过制造视觉张力产生强烈的强调点。
我觉得这非常有趣,因为 90%的时间你都想避免切线。它们在业界确实声誉很差。这里有一个来自《血色将至》(导演:Paul Thomas Anderson)的例子。我实际上是从这个博客复制过来的。
《血色将至》(2007)。被迫的洗礼和对 Plainview 的羞辱,他被迫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一道刺眼的白色十字架主导了画面,位于中央,字面上压在跪着的 Plainview(由 Daniel Day-Lewis 饰演)的头上。
别管避免那些切线了!
你的眼睛直奔圆圈的切线。
这里有一个切线的例子,来自会有血。(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除非出于明显的构图原因,我们通常尽量避免切线接触。
经过精心设计,切线可以被有意创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无意的且令人分心的。因此,使用时要小心!
孤立强调
当物体不靠近或不与任何其他物体相似,从而无法被归类时,它会引起注意,并通过张力成为一个强调点。
这种紧张是由不属于该群体的孤独元素引起的不可预测感造成的。
从短片为鸟类隔离的好例子。
《西部往事》(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的构图感很强。
通过隔离的强调在这里完美地发挥了作用。
面对一群人的孤独身影。经典。
角度强调
[……]使用透视角度和其他边缘[……]将视线引向焦点。
透视角度引导你的视线到较小的球体。
云的视角将观者的视线引向船。
椅子的角度通向伍迪的脸。
证人中的安格强调(导演阿尔贝托·米尔戈)。
通过角度、对比度和轮廓完美地使用电影词汇强调。
安格在《侠盗一号》(导演:Gareth Edwards)中的强调。
以下这张来自《快乐脚 2》(导演:George Miller)的镜头有着类似的构图。左侧的前景元素注视着右侧的背景元素。我们的视线直接被引导过去。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种从左到右的构图呢?我猜测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我们习惯从左向右阅读。
我非常喜欢磷虾群变成骷髅头的效果。
形状强调
大脑倾向于将形状归类为直线型或曲线型。[…] 通过主要使用一种类型的图像,另一种类型便成为强调的焦点。
三角形在圆形领域中脱颖而出,因为它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不寻常的形状。
Lou Romano 为 UP.Pure Gestalt 创作的概念画。
双格式塔法在这里强调连续性和形状。
格式塔理论指出,角度(硬形状)比圆形(软形状)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在渲染中,窗户的角度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它常常会吸引你的注意。
识别重点
由于人类对自我认知的需求,人类或拟人化角色自然会比无生命物体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运动强调
如果所有物体都在运动,只有一个静止,眼睛会被那个静止的物体吸引。相反的情况,即只有一个物体在运动,更为常见且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更为有效。
我认为《快乐脚 2》(导演:George Miller)中的以下镜头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Bill 和 Will 的设计和颜色与他们的同伴相同,但他们却逆流而游。这使他们显得不同并产生了强调效果。
马特·达蒙和布拉德·皮特饰演磷虾。简直太棒了!
平衡
当一个物体失去平衡时,看起来就像要倒塌一样。[…] 整个画面失衡会让观众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想要使其平衡,但却做不到。如果这种不适感能够增强氛围或故事情节,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失衡的镜头被称为荷兰角度。
荷兰角度
第一个想到的例子是电影《七宗罪》(导演:David Fincher,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中,当 John Doe 将枪指向侦探 Mills(Brad Pitt)头部时,镜头被扭曲以让观众感到不适。这里有很棒的分析。
在 Se7en 中大量使用荷兰角和景深(导演 David Fincher,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
在Peaky Blinders中,荷兰角的使用似乎有点太明显了。
在 The Witness 中大量使用了 Dutch Angle(导演:Alberto Mielgo)。
十二只猴子是荷兰角(导演:特里吉列姆)的完美典范。
在这个镜头中,蝙蝠侠被荷兰角(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逼入绝境。
雷神充满了荷兰角(导演肯尼斯布拉纳)的镜头。
荷兰角度可以或多或少地被巧妙运用。
对称:水平平衡
我觉得以下部分非常有趣。
视觉平衡是通过两个方程实现的。第一个方程围绕水平轴平衡图像,图像的上下两半应达到一种平衡感。
[…] 这些水平分割线相对于我们所在的位置,告诉我们自己的身高,我们可能离地面有多远,[…]。
在我看来,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 角色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摄像机观察他的角度,可以暗示角色的身高。
而且,由于我们倾向于将身高视为一种主导的身体特征,这可以传达角色在当前情境中的重要性。
我认为有一个完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概念。它来自电影《七宗罪》(导演:David Fincher,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让我们来看一下:
如此出色的刻画。如此高效。
米尔斯和萨默塞特在警察队长的办公室里。
萨默塞特在说话。看他的姿势:他看起来很舒服。他的衣服看起来很整洁。
警察队长在听。
米尔斯用胳膊搂着椅子看起来很不舒服,而且他的衬衫没有熨烫
米尔斯说话时,警察队长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这是“大人”之间的对话。
只有大佬在说话。
米尔斯必须站起来才能被倾听。
他现在和警察队长在一起。
萨默塞特注意了。
警长听着。
他现在是画面中最高的角色。
他觉得很重要。
更多例子可以在电影《公民凯恩》(导演奥森威尔斯,DP Gregg Toland)中找到:
角色的身高可以反映出他的重要性。
它可以增强场景中的视觉张力。
在这个镜头中,《公民凯恩》不如其他角色。
试图在框架和故事中占据主导地位。
还是我们都应该平等?
这更多是一个布局问题,而非照明,但观察起来仍然很有趣。
即使我这里主要关注构图,《公民凯恩》的照明(尤其是前两帧)也非常丰富:反差照明和剪影效果达到了极致。
——我们将在第六章中看到这些概念。
对称:垂直平衡
视觉平衡的第二个方程式是围绕中央垂直轴划分图像。电影的横向格式最受这种左右比例的影响。[…] 如果视觉对象不平衡或不对称,视觉对象会显得不完整。[…] 对称平衡在建筑中被大量使用,给人一种非常正式、永久、坚固、平静和稳定的感觉。
冬光(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开盘顺序中的对称平衡。
美丽的构图。
这里有一种紧缩的感觉。
在电影中,对称平衡用于帮助描绘正式、官方或宗教的环境或情绪。
邻近法则使我们将去教堂的人视为一个群体。
对称的一个明显优势是立即创建和强调焦点。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冬日之光》在开场序列中使用对称平衡,赋予教堂场景一种僵硬、幽闭的正式感。
韦斯·安德森可能是电影中使用对称最多的导演。正如你在接下来的视频中所见,关于这一主主题也有大量文章。
但他不是第一个。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的电影中也使用了对称平衡。
当两侧相似时,放置在中心轴上的任何元素都会显得格外重要。
不对称平衡
天平通过在两侧放置相等的重量来保持平衡。[…] 构图的平衡类似,只不过视觉兴趣成为衡量的单位。视觉兴趣有多种形状、大小、明暗、颜色和质感,每种都有不同的密度。
按价值平衡。 高对比度的小区域将与大的低对比度区域一样受到关注。
通过颜色平衡。小面积的亮色可以平衡大面积的暗淡、中性色。
通过形状实现平衡。一个大而简单的形状可以平衡一个较小且更复杂的形状。
纹理平衡。小形状上的繁忙、高对比度纹理将平衡较大形状和光滑、哑光表面。
按位置平衡。放置在图像中心附近的大元素可以通过放置在边缘附近的较小元素来平衡。
通过眼睛方向平衡。方向线,例如透视角,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使用眼睛方向通过指向较轻的一侧来平衡较重的一侧,从而转移视觉重要性。
完美的不对称例子。我的老师经常说让我成为圣米歇尔山。
这个滑块应该提供更多示例。
构图
我真的想在这里强调一点:构图是镜头的关键。我真的认为一个好的框架比好的灯光更重要。实际上,我甚至会说灯光可能是电影中最不重要的任务。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有一个好的故事和一般的灯光,也不愿意相反!
在我看来,如今动画学校有点忽视了框架和构图。据我所知,格式塔理论在课程中几乎没有提及。这就是为什么我真的希望这一章能引起一些读者的共鸣。
在《花木兰的艺术》中,汉斯·巴赫尔描述了灰姑娘的一些引人入胜的作曲例子。
所有这些镜头都包含一些格式塔原则,通过角度实现封闭性和强调(效果) 。
我只是喜欢这个例子。Hans Bacher 在这里描述了一个好的作文的不同步骤。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我猜想在木兰上,因为它是一个 2D 动画功能,他们想要避免平面图像。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遵循同样的方式。
我喜欢这个练习:几根木棍从地面伸出,夕阳西下…… 用它们创造出一个绝佳的构图!
这真是太精彩了,远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 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角度、包围感和不对称平衡感受到重点。你知道该把角色放在哪里,对吧?
你可以查看 Hans Bacher 关于构图和美术指导的精彩博客。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结论
即使格式塔理论是在 1910 年左右提出的,但它显然早已存在。有些人甚至说这些原则早在史前艺术中就已被应用。
拉斯科石窟(公元前 15000 年)。 相似性和接近性法则。 这实际上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更多下文)。
乔托(1267-1337)的犹大之吻。接近和相似的法则。长矛在耶稣的头部周围突出了一个角度。
Paolo Uccello (1397-1475) 的 Dodecaedro stellato。对我来说,这只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Piero della Francesca (1426-1492) 鞭打基督。 强调角度、相似度和封闭性
彼得罗·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1446-1523 年)将钥匙交给圣彼得。接近和相似的法则。他的作品中的对称平衡。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创造亚当。封闭法则,接近法则,你实际上可以在剪影中看到一个大脑。
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 的 Horatii 誓言。相似性、接近性和封闭性的法则
MCEscher (1898-1972) 的天使与魔鬼圈限制 IV。图形和基本原理。
卢卡·帕特拉 (Luca Patella) 的 Vasos fisiognomicos (1938)。图形和地面原理……在现实生活中!
塞尔吉奥·隆巴多 (Sergio Lombardo) 的 Foresta(1939 年)。由于对比强调,你的视线肯定会转向四个红色形状。我的老师会称之为“补品口音”。
非常感谢 Matteo Caruso 帮助我制作这张幻灯片。
如果你想多了解一些关于网页视觉和格式塔理论的内容,Dave Walvoord 的演讲中提到了这篇在线文章。以下解释摘自该文章:
如果从人类学角度追溯,你可能会得出结论:狩猎采集者的思维方式曾迫使人类认识到,识别视觉关系是一种生存技能。
——体型更大的鹿更适合狩猎,能提供更丰富的食物。
我个人非常喜欢格式塔理论。正确构图是我曾经遇到过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但希望这些原则能在这方面帮助我们。我们现在(终于!)将进入正真的灯光部分。感谢你的耐心。
来源
Khan Academy has also posted a video where it describes five Gestalt Principles. Interestingly enough it is under the section Health and medicine.
可汗学院也发布了一段视频,介绍了五个格式塔原理。有趣的是,这段视频被归类在健康与医学板块下。
A Simple Approach to Composition is a great YouTube video by Brandon Dayton.
《构图的简单方法》是 Brandon Dayton 制作的一段很棒的 YouTube 视频。
Compositions is a YouTube video by Mark Crilley.
《构图》是 Mark Crilley 制作的一段 YouTube 视频。
Stephane Wootha Richard also has some paying videos on Gumroad.
Stephane Wootha Richard 在 Gumroad 上也有一些付费视频。
A blog about Gestalt Theory.
关于格式塔理论的博客。
A website about Gestalt Theory.
关于格式塔理论的网站。
A foundation about Gestalt Principles.
关于格式塔原则的基础知识。
Good examples on Gestalt Theory.
格式塔理论的优秀案例。
A french article about Gestalt Psychology.
一篇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法语文章。
The Art of Gestalt in movies article is an interesting source.
《电影中的格式塔艺术》一文是一个有趣的资料来源。
|